当前位置:首页 > 奇亿注册 > 正文

哪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摘要: 哪些地方禁放烟花爆竹? 1、2014年12月,全国制定烟花爆竹禁放政策的城市有138个,其中省会市5个呼和浩特、长春、南京、武汉...

哪些地方禁放烟花爆竹?

1、2014年12月,全国制定烟花爆竹禁放政策的城市有138个,其中省会市5个呼和浩特、长春、南京、武汉、广州、地级市30个深圳、汕头、邢台、保定、黄山、九江、邵阳等、县级市103个张家港、义乌、曲阜、秭归、汨罗等。

2、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禁止在下列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文物保护单位;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

3、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山林、草原等重点防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

4、第三十一条:燃放烟花爆竹,应当按照燃放说明燃放,不得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

禁放令是哪几个城市

多年来,出于环境、安全等因素,中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深圳、福州、南京、长沙、苏州等282个城市禁放烟花爆竹。

禁放令

“小时候过春节一听到鞭炮响,大家就去听响,还争着抢,感觉这才是过年,才有年味。”在德国读书探亲回郑州的熊铮铮特别留恋过去。她说,德国每逢元旦当地政府都会有组织地燃放烟花爆竹。德国的花炮很多还是中国产的。

在北京做生意的李先生买了几千元钱的烟花爆竹,和好几家朋友到位于通县的家中小院里放了个够。看着孩子们放炮时兴奋的脸。他说,放花是为了过年喜庆,放炮仗则是崩崩“晦气”,祈求来年生意兴旺。再说,将来女儿长大了,想不起有鞭炮声的新年,该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燃放烟花爆竹表面上很简单,其实内涵很丰富。它是千余年来中华民族庆贺新年的传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心理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张振犁说。

“禁放令”自出台之日起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指责,有学者认为“春节禁烟花如同圣诞节没有圣诞树”。一些市民干脆就违反禁令偷偷燃放烟花爆竹,与执法人员玩起“捉迷藏”,禁放鞭炮的城市进入了一个禁放僵局。可见的事实是,每年中国都出动大量人力禁放,遗憾的是,每年春节,鞭炮声仍此起彼伏,造成“执行部门禁又禁不住,不禁又违法”的尴尬局面,除夕晚上,北京一些郊区的鞭炮声一直响到快天亮。

有限禁放有效吗

近年来,保留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专家建言:单纯地“禁”或单纯地“放”,都行不通,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管理,规范燃放烟花爆竹,把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点,而不是一禁了事,解决之道在于在“禁”与“放”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有组织限放。

河南大学民俗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高有鹏建议:“单纯地‘禁放’,势必造成节日文化符号的单调,进而危及传统文化的延续。政府应选择为多数民众所接受的、社会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在特定时间内有组织地燃放烟花爆竹,强化民俗的正面功能。”

“执行了这么多年的禁放规定,把警察放在了‘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对原有的民俗,我们既没有加以正确引导,又没有进一步改进管理措施,把政府放在了与百姓的对立面上,导致群众与政府‘捉迷藏’,损害和扭曲了法律的功能。”朱小光律师分析说。

目前,哈尔滨、成都、杭州、济南等城市市区内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有所松动,由原来的全面禁止调整为指定地点、指定时间的限制燃放。现全国已有106个城市在实施禁放后重新有限开禁。

张振犁指出,“禁放”的话题让我们认识到:立法者在制定规则时,除考虑别的因素外,还要认真对待传统文化。如果法律规则和传统文化冲突过于强烈,不仅规则不能得到遵守,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响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闫正斌2015年2月6日表示,据现在掌握,全国禁放烟花城市138个,其中省会城市5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103个。各级公安机关积极会同安监、质检、工商部门全面排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包括零售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非法产品、超标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危害燃放者的安全。

全国禁放烟花爆竹范围

临近年关,北京、辽宁大连、山东东营、滨州等多地发布今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

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可燃放

北京市2022年1月1日起已实行全市域禁放,北京市辖区内任何地域除市政府批准外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近期,朝阳区、丰台区、通州区等地再次重申禁放政策,不过,通州区明确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须经公安机关许可。

2023年,朝阳区继续严格执行全域禁放烟花爆竹政策,不再设立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点;丰台区继续执行《禁放通告》,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通州区除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以外的行政区域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禁放时间为全年。

辽宁大连:除夕不限时燃放烟花炮竹

2022年12月3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通告》显示,控制燃放区域以及之外区域,除夕燃放烟花爆竹不限时。

控制燃放区域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腊月二十三)、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控制燃放区域之外的地区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腊月二十三)至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

控制燃放区域有: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园区全域,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成区为控制燃放区域。

山东:两地可燃放爆竹

在山东,东营、滨州两地率先明确春节期间在部分区域和个别时间段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根据《东营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 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以及正月十五。

据滨州市政府官网发布的《滨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在滨州市主城区(东、西、南、北外环路以内),县(市、区)城区建成区限制燃放, 即自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可以燃放,其他时段不得燃放。

此外,据大众日报报道,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医整脊科主任王绍辉曾建议济南市和各县(区)人民政府,把原来烟花爆竹的禁放区域由“禁放”政策改为“限放”:即自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可以燃放,其他时段不得燃放。

上海:外环线以内区域禁止燃放

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明确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安徽合肥:全域禁止燃放

哪些省市区禁止放鞭炮?

禁放烟花爆竹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温州,福建,山西,海南,广东广州,辽宁。

春节可不可以放鞭炮,主要看你所在地区的规定,不过就往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都是不行的,毕竟当下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不会放松,既定的控制烟花爆竹的政策不会变。其次就是现在的城市人员密集度增加,所以当地政府,为了城市安全管理,也不敢放开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北京,上海禁放烟花爆竹的简介:

自北京市将实施全域禁放烟花爆竹,环球影城度假区内经公安机关许可的焰火表演项目除外。2022年春节期间,北京不再设立烟花爆竹零售网点。此外,根据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国家。本市在庆典活动和其他节日期间,需要在禁放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予以公告。

上海公安局及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公告显示上海禁止在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在外环线以外区域的部分场所燃放烟花爆竹,燃放规定详见正文。

哪些地区禁放烟花爆竹

不同省份有不同区域不禁放的,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的。

中国禁燃禁放的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其它省份城市主要有西安、合肥、长沙等不少城市采取禁放、限放举措,或者对原来的措施进行“加码”。据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中省会市10个、地级市91个、县(市)343个;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其中直辖市4个、省会市15个、地级市174个、县(市)571个。

对于在城市私自放烟花爆竹的处罚在禁放区域、禁放场所或者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或者违反燃放烟花爆竹安全规定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条 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

第十六条 烟花爆竹的经营分为批发和零售。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和零售经营者的经营布点,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禁止在城市市区布设烟花爆竹批发场所;城市市区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应当按照严格控制的原则合理布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哪些省市是禁放烟花爆竹的?

不禁烟花爆竹的省份城市主要有西安、合肥、长沙等不少城市采取禁放、限放举措,或者对原来的措施进行“加码”。

据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中省会市10个、地级市91个、县(市)343个;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其中直辖市4个、省会市15个、地级市174个、县(市)571个。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经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发表评论